中国网中国酒频道3月17日讯 3月17日下午,以“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的通化葡萄酒产区论坛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举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出席活动,并对国产葡萄酒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
秦书尧指出,对于国产葡萄酒,当下是一个严峻时刻,根据协会掌握的数据,2018年1-11月,全国葡萄酒产量58.1万千升,同比下滑7%。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国产葡萄酒连续第六年下滑,相比巅峰期的138.2万千升,下滑比例接近30%。
对此,秦书尧表示,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品位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国产葡萄酒却没有延续增长势头,市场需求和市场表现二者之间的反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国产葡萄酒对自身风格特色的打造不足,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症结所在”。
据秦书尧介绍,以2012年为分水岭,葡萄酒市场的增长逻辑有了根本变化,市场消费需求由盲目性、跟风性,转为理性化、个性化。来自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智利等不同国家的葡萄酒,与不同的品质特色、不同的文化品位、不同的消费场景紧紧联系在一起。
而反观国产葡萄酒,却在这方面有着明显差距。也因此,当通化产区从从中国风土到中国味道,在国产葡萄酒的第二次浪潮中,再次扛起引领者大旗的时候,秦书尧提出“要向这个伟大的产区致敬,共同期待他的下一次辉煌”。
秦书尧表示,对于通化产区,2019年可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70年前,通化出产的葡萄酒,成为全国政协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宴会和开国大典宴会用酒,从此拥有了国酒的荣耀身份,70年后,通化产区提出“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主题,让我们对通化产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新的期待。
他认为,从产区历史看,通化产区不仅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国酒,还在1954年出口苏联,在1982年被摆上了接待撒切尔夫人的餐桌,这些辉煌经历,赋予通化产区特有的文化品位,成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产区之一。
而在产区建设上,通化产区率先开始研究培育特有品种,以“北冰红”酿造的高端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味道,而将每年12月9日定为世界“北冰红日”,也让这个专属于通化的葡萄品种,越来越为世界所熟悉和喜爱。
对于通化产区提出的“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秦书尧认为,这意味着在市场层面发力,将中国葡萄酒特有的品质风格与文化魅力,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这是中国葡萄酒的一张关键王牌,是国产葡萄酒走向崛起的关键一步,也再次让我们看到这个产区的担当与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