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声中的古川淡雅酒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26 15:57:43 | 来源:中国网中国酒 | 作者:中国网中国酒频道团队 | 责任编辑:岳润芝

2019年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大会“文化创新创意酒品大赛”获奖酒品系列报道之二——江南丝竹声中的古川淡雅酒故事

古川酒的淡雅,跟吴文化是相通、相融的。

而正因为如此,似晨曦中漫步扬州瘦西湖边书香女子的“古川淡雅酒”,才能从四川的“文君故里”邛崃,走向清淡雅致的江南传统文化之地江苏,并继弹演了20余年的“古川纯粮液”清曲之后,再拨响出清新流畅的丝竹声。

古川酒庄,有两样东西很是特别。

一是留着岁月痕迹的两进老宅。雕梁花窗、木墙天井。古旧豪宅,是以前茶马古道马帮头领的。被古川董事长收购后,整体移建到了这里。

二是接待兼会议室里,三面环绕的不是自己的得意之酒,而是数十瓶各色日本清酒。工作人员说,摆在这也没有特别的意思,就是喜欢。但古川领导的办公室里,“碰巧”也摆有一排这样的日本清酒——似乎并不是仅仅是喜欢了。

窥这两个生态园林式院落里的一斑,“古川淡雅浓香型白酒”,获得“2019年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年会”的“文化创新创意酒品大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创新、创意,最后坚持,的确是古川淡雅酒走向成功的路径。

“40.8度”那件胆大事

40.8度,似乎是一个取巧的白酒度数。这是古川淡雅酒的度数。

在当时的酒标准里,40度及以下,划归为“低度酒”;42度及以上,划归为“高度酒”。40.8度,确实就在灰色的缝隙之中。

这是古川酒2008年的一个创新、创意故事。

这一有趣的阿拉伯数字,竟成就出了浓香型白酒的又一创新品类——“川派淡雅酒”。度数在灰色地带,名字却清新文艺。

40.8度的低度酒,是古川酒的首创。在当时的市场上,基本还没有这一度数的白酒。

这个首创,确实够大胆的。以致推出来以后,古川酒自己内部,也曾有过争论和怀疑:“巧”是取到了,可消费者认可吗?外界的刺耳批评声也不少。

放弃?还是坚持?

戏剧性的是,当外界的争论和批评还在继续时,消费者却给出了答案。“古川淡雅酒”在大运河的发祥地——扬州,卖得很不错。江苏人饮食清淡,酒的淡雅,迎合了他们的口味。

来自市场的反馈,更直接。没多久,就见其他品牌在这个“灰色区间”度数的酒,纷纷出现在了商店的货架上。

“古川淡雅酒”带动下的低度酒,在古称“广陵”,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扬州,率先火了起来,并蔓延向全江苏。

装扮叫“淡雅”的小姑娘

写出一串阿拉伯数字,很容易。突破技术难度,才是酒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

一连串的问号,摆在古川酒的面前:降度(加浆)后的“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如何解决?怎样才能设计出操“江淮官话”人爱喝的酒体风味?棉柔到什么度?淡雅到什么度?绵甜到什么度……

调一个没有缺点的酒,对古川来说不是问题,最抓脑壳皮的,是要有特点,有个性,一尝就晓得是古川的酒。

过程自然是数不清的市场调查;数不清的“加浆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等等的试验;技术与市场人员之间的技术争论,有时甚至有些激烈。

有人说,绵过了。有人说,还不够柔。有人说,太香了。有人说,怎么没有幽香的味道……有的酒样,丢进角落,又捡了回来。有的酒样,捡回来又丢进了角落。如此,反反复复数百上千次。

酒样越来越集中,意见越来越统一。一份清丽的酒样,留到了最后。各味配比协调,窖香、粮香、陈香体现出清淡幽雅的古川淡雅酒,在争论中出现了。

之后,在传统泥窖双轮发酵与混蒸工艺基础上,采用“分级酿酒工艺”的有效方法,也得到严格执行:分层起糟、分层入窖、分甑蒸馏、分级摘酒……

曾祖训、胡永松、张良、郎定常、刘念、杨官荣、卢中明、黄志瑜八大白酒专家在品酒后,给出了评价:酒体醇甜圆润、爽净雅致,闻香清淡幽雅、飘逸细腻,入口柔,入喉润,绵而不绝、柔而无骨,饮时舒畅,饮后舒适,使人心旷神怡,给人清雅淡逸的独特感受。

创新的“古川淡雅酒”,淡雅出了自己的独特和特色。

古川人颇为得意,称这款淡雅酒的个性,就像一个绰约的时尚女子,你从她的背影,都能分辨得出来。

卖酒不拒“拿来主义”

卖酒,是民间的通俗叫法。而今的表述语言,叫市场营销,或市场行销。

早年的古川人,手上拿着营销学的书,眼睛却被一种跟他们酒的颜色完全相反的黑色饮料吸引住了——风靡世界的魔法饮料,可乐。

“货卖堆山”。可乐的货品陈列法,让古川人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的词语。一句通俗易懂,也十分形象的民间俗语。

大家以前卖酒,货架上大都只是陈列几瓶,就像被挤在人堆中一样。如果身价平民,又不靓丽,很难被消费者挑中。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依样画葫芦,拿来主义。古川人也真这样做了。大小商场、商店里,一排排、一堆堆的古川酒,很快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又成为这个市场的首创。

古川人从来不隐瞒,古川酒的陈列方法,是受可乐陈列的影响。

冲击力大,古川酒打开了市场,销售量天天见涨。

可跟40.8度酒一样,其它酒品立即跟进来,也开始这样陈列酒了。竞争再度炙热起来。

还是拿来主义。古川人想出另外一招。也是跟可乐学的,随酒赠送礼品。这在当地的酒业,还没有过。自然又是一个首创。

创新、创意,并不一定是很大、很高的东西,才可以这么叫。它常常就在小处、细微处、常见处,当同行、其他人都还没有发现的时候,都还没有去做的时候。

销售又是一个“火”字。

仅以古川酒赠送竹编瓷酒杯为例。他们准备的赠品,没多久便送断了货。

紧急向邛崃的几家竹编厂催货,竹编厂老板们摊手说,那是用细竹丝一根一根手工编织出来的工艺品,你古川酒给再多的钱,我也赶不出来。

“发家酒”注定的喜与乐

“古川纯粮液”在古川酒内部,被叫着“发家酒”。

话俗,且直白,但它却道出了古川酒的艰难发展历程。1997年古川酒撬开江苏市场,并热销至今,成为古川酒的营收支柱,靠的就是这款酒。说它“发家酒”,并不为过。

1997年,无疑是古川酒的转折年。从生产原酒,转型做瓶装品牌酒的背后,也有一段被刺痛了心的故事。

做原酒,回收货款难,是业内皆知的头痛事。而礼品被人转身扔掉,指望别人帮忙推销自家酒的希望,也就在瞬间破灭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古川酒如一匹黑马,杀向了这年的“春糖会”。100多万元的宣传费,让“古川酒”的广告彩旗,从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一路插到了火车南站。这笔宣传费,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字。插广告彩旗的路段——人民南路沿线,更是糖酒客商下飞机后,进入市区的必经之路。胆魄和气量,实在不小。

签下的订单,惊得古川市场人员眼睛发直:一个多亿。

刚出道的“古川纯粮液”,就这么闪亮登场了。

可接下来的销售,却也惊得古川市场人员眼睛发直。成批成箱的“古川纯粮液”,被从广东、河北、南京等地退回。被退回,并不是因为质量,而是卖不掉。

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在所难免。“回锅肉”的故事,一直在古川酒员工中流传。那年,在扬州卖出第一瓶酒的信息,是一家小饭馆传来的。小饭馆老板打来电话,让他们去收货款。

30块钱啊!喜极的他们拿着这笔货款,跑去菜市场买回猪肉,炒了一大盘久违了的家乡经典菜——回锅肉。美滋滋中,泪水夹裹。

“古川纯粮液”自此扎根江苏,一卖就是二十多年。一瓶40多块钱,到现在都还没涨过价。

在邛崃后方的车间里,古川酒从单粮浓香向多粮浓香的转型,在酿酒大师桑其明的带领下完成;古川酿酒工艺标准和风格特征,也得到确立。

而无意中助力“古川纯粮酒”销售和品牌再次提升的,是“文昌阁”意外事件。2000年,他们助资几十万元,帮助维修这一坐落市中心,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扬州府学建筑。不想,安全围栏上的一圈“古川纯粮液”广告,却引来市民的质疑和批评声。

扬州的电视、报纸,那几天全都是关于这件事的争论。反对的声音说,我们扬州的地标性建筑,怎么能让一个外地的酒厂如此做广告?

争论自有停息日。意外的惊喜,来自销售统计报表,“古川纯粮液”的销售,跃了一个大台阶。喝“古川纯粮液”,成了许多当地人的首选。

2003年的商务用酒热时,古川推出了“纯粮液·精品”、“纯粮液·特酿”。推出这些高端酒,缘起名优白酒和地产酒的夹击,也有跟风的意味在里面。

这些高端酒,最终没能如愿站稳市场。铩羽而归,一场关于酒瓶和包装盒的激烈争论,竟在古川酒内部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产品销售增长停滞、缓慢,酒瓶和包装盒背负的“罪名”可不小。被扬州人叫着“大肚子古川”的酒瓶,就是其中之一,外包装盒也被认为“丑得很”。  

于是,请人重新设计了好多套酒瓶、包装盒。内部的多次争论不见结果,便拿着去听经销商、商店老板的意见。以致那段时间,有的老板一见到古川酒的市场人员便先开口说,请你们不要再问我新盒子和新瓶子好不好看了,我都已经听烦了。

招人烦,却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古川酒对自己产品的认真和执着。

弄弦“川派淡雅酒”那片森林

市场七八年的铺垫之后,2017年,“古川淡雅酒”开始发力。

5月份在扬州举行的中国白酒“川派淡雅型”成果发布会上,古川酒正式提出了“川派淡雅酒”的概念。

何谓“川派淡雅”酒?简单讲,就是口感上比传统川酒更柔和,比外省浓香酒口味上更丰富和优雅。

这次的高规格会,有梁邦昌、张五九、胡永松、张文学、程劲松等行业酿酒专家,江南大学、川大锦江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等中国白酒高校科研机构参加。

“将古川品牌打造成驰名商标、古川酒庄打造成传世酒庄”,是古川酒业董事长当初立下的目标。

他在会上发言说,未来中国白酒的消费主流靠中等消费群体,而中等消费群体的特点就是追求个性与差异。品类创新差异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白酒消费的最大特征。

十年的努力,“古川淡雅酒”已是行业的标杆产品,“川派淡雅酒”的代表。脚下的路还长,也一定会很艰辛。

2019年6月11日跟古川酒的对话,便是从“任何一个产品的诞生,对于企业来讲,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酸过程”这句话开始的。

从产区的角度讲,“古川淡雅酒”希望能成为“川派淡雅酒”标准的缔造者。因而品牌化、标准化的路,将是他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枝独秀不成林。古川人希望“川派淡雅酒”能迅速成长为一片森林,萦绕着江南丝竹声的茂密大森林。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