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娅:中国葡萄酒教育应该让葡萄酒褪去神秘外衣

发布时间:2019-07-26 16:44:19 | 来源:中国网中国酒 | 作者:中国网中国酒团队 | 责任编辑:岳润芝

张春娅中国葡萄酒教育应该让葡萄酒褪去神秘外衣

 

 


(张春娅系国家一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中国食品发酵工艺研究院葡萄酒研究中心顾问、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副秘书长。这篇讲稿,是张春娅在第十九届葡界论坛上的发言。)

 


一直以来,葡萄酒被教育成很神秘的商品,从种植到酿造,从饮用到体验。葡萄酒应不应该褪去神秘的外衣,回归葡萄酒的本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作《品酒师》授课老师2007从宁夏(选拔宁夏自治省级品酒师及品酒师技能大赛)开始的,至今12。这期间,我参与了国内很多国家品酒师培训班的授课,以及《中国葡萄酒课程》的各地巡讲、《葡萄酒大师班》的授课。


在这一参与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中国葡萄酒教育有下面6转变培训群体,从少量的生产人员,逐渐转移大量的消费爱好者;单纯为了一本证书真正了解享受葡萄酒从专业的种植酿造人员为主品酒配餐人员的加入;从为了健康而饮用葡萄酒的学说,到饮用葡萄酒更多是给人愉悦体会;从知名国家品牌,到小众及更多酒种年几次开班到各地、各种葡萄酒培训雨后般开班。


随着我国葡萄酒消费量越来越消费群体越来越趋向于大众,葡萄酒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葡萄酒本质一种给人愉悦的饮品“喝个明白是基本要求。前些日子,我刚好参加了喀秋莎的明眸——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14探索之旅。我做了一个试验,第一天讲了葡萄酒们的是愉悦’的课。当天晚上品尝了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喝了后,大家都感到了一辈子酒这次算是喝明白了以前不喝酒的现在喜欢也了葡萄酒。团说,葡萄酒就记住了愉悦两个字。由此,旅行团改名摩乌白愉悦”。沿途的品酒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旅游内容。咨询国产葡萄酒的区别与,成每天的话题当地的酒配当地的菜,中国的配中国的菜,成了最容易记住词语


这几年中,我们(我和郭松泉先生)以葡萄酒“重绸之路为主题,从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国家,到东亚、中亚、西亚国家,再到南非洲不论豪华饭店,还路边小馆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百姓集,见到3~5欧元及以下(不40人民币的葡萄酒比比皆是10欧元(80元人民币)的葡萄酒已属中高档酒了。物美价廉,是其最基本的元素


没有一处像我们地方和经销商宣传的那么“高贵”、神秘对人体么保健,也没有一处内有些产品包括进口产品)那样不可攀的豪华包装“米珠薪内现象。这不正常现象,阻碍了这平常而又健康愉悦饮品在中国餐桌上的享用。


我认为:葡萄酒教育应因培训对象而异。专业品酒师培训,按部就班;消费者培养需接“地”。针对我国消费群体、系、人群喜好饮食习性等,把葡萄酒品尝理论,转换饮用地方方言”;把葡萄酒的空洞知识转换成消费者的切实体验。



一句话:葡萄酒是利用不与粮食荒山野岭种植,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的产品;是适度饮用有益健康的愉悦饮品


葡萄酒教育及葡萄酒,应该褪神秘外衣,回归大众餐桌;应以适应消费需求,迎合消费者喜爱为目的;以所值”,来赢得葡萄酒市场。


到葡萄酒教育,我还另外谈一点体会2018年的3月中我参加2018首届白酒核心产区游学”。


这些学员中,有很多是葡萄酒爱好者。我作为一葡萄酒专家”,自费深入学习白酒知识(这以后我作为观察员被邀请)。在白酒资深老师的教学中加入了我的葡萄酒品尝方法与描述,获得了大家的欢迎,同时我也受益


这两年,举办游学活动的公司还多次办白酒及葡萄酒的游学活动。在游学中他们融合了白酒品尝“洋品尝与葡萄酒品尝方法以及描述、体验又由于学中有茶专家的加入,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描述了自己的体会


种学习不是单调的、抽象的、枯燥的或是所课堂上的互动有趣,而是立体的、现场交流的特别是当地的历史、风景餐饮结合,给予学员方位的体验。而事后的群平台更是在游学感情融合的基础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咨询(学员中有营销专家、计算机专家、策划专家、企业家等


从与各路学员的接触中,我得出结论:未来书本教育会被淡化,而越来越多的类消费者,更喜欢深入到酒企,感受葡萄现场的氛围,去与酿酒师面对面交流,感受理解不同酒带来的体验与热情


消费者不是只一种酒,果露白啤酒都会接触需要有综合知识在学员中,很多是学习了白酒又学葡萄酒清酒的跨行业人员他们消费者的引领者他们用消费者的带动了一大批酒类爱好者


管是主办单位,还是协办单位举办葡萄酒培训班,也不是所谓的大师班或推介酒会,学员拿证只是这个班的开始需要售后”服务,以帮助消费者愉悦找到自己喜欢的好酒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