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权力交接后,“王者气质”的老白干,正在归来

发布时间:2022-06-07 14:13:13 | 来源:中国网中国酒 | 作者:酒佬弟 | 责任编辑:君君

从“并购王”到“增长王”

五大单元皆使力,激增的利润 

2017年底,衡水老白干发布公告称,作价13.99亿元收购丰联酒业100%股权。一次性将丰联旗下四大品牌板城、文王、孔府家酒、武陵收归己有。

第一个五年即将走完,回顾老白干的并购之路,可谓梦幻般的开局。彼时的2015至2017年,是中国白酒并购的高潮期,包括五粮液、洋河、剑南春、劲牌等都参与了进来,唯有老白干一次性完成了四家企业的并购。

虽然老白干酒在疯狂并购后,也曾经历了发展的阵痛,只能是成功的“并购王”,但痛定思痛后却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一季报显示,老白干2021年实现营收40.27亿元,同比增长11.93%;实现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24.5%。在2022年一季度迎来“开门红”,实现营收9.08亿元,同比增长20.36%;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373.72%。

如果拉长历史看,并购后对老白干业绩产生影响的是2018年至2021年,其四年对应营收分别为35.83亿元、40.30亿元、35.98亿元、40.27亿元。

在疫情频发的河北,老白干承担着巨大市场压力,必然要实现并购企业的增长,才能够在去年实现营收大增。细细看来,除了“河北王”衡水老白干的微增,几大收购品牌都实现了高增,特别是武陵酒和板城酒业,对应营收分别达到5.36亿和5.95亿,增速超过17%,占衡水老白干总体规模的四分之一。

综合以上信息,这家曾经被评为白酒“并购王”的企业,经历过调整之后,在不断推行高端战略下,还成为了中国白酒的“增长王”、“利润王”。

我们注意到,这种“质变”在老白干并购后的“第一个五年”结束,正在加速发生。

2022年开年以来,老白干酒业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此前的股权激励,让我们看到这家有着多香型与多品牌的企业,正在通过激活组织效力,形成内生动力以促发新的增长。

从分治到共治

既交叉又集中,打开组织增长

老白干引发我们关注的,是其今年以来重要人事的变动。

从2017年到2021年底,老白干主要由衡水老白干、河北板城、山东孔府家、安徽文王、湖南武陵五家企业组成,从整体态势上看,在并购后的初期阶段主要采取的“分治”的发展模式,即各企业与总部的组织交叉不多,这很好的保证了初期的独立发展。

但在各家企业都构建起了新的发展优势,老白干显然加速了“共治”的进程,特别是核心企业的人事变动与集团产生高度关联。

首先来梳理下老白干酒业的两个关键人事变动。

一是武陵酒业高层,迎来了“衡水老白干”的肱骨元老。

3月16日晚,武陵酒原董事长浦文立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因个人原因于3月16日正式从武陵酒业离职。

早前,企查查显示,2022年2月,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赵旭东进入武陵酒有限公司董事会,并兼任武陵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以上两个事项变动说明,武陵酒的人事变动早已发生,赵旭东的进入早有“预谋”,2月26日他就接任了武陵酒业董事长一职。

更早时候,蒲文立率先交出了手中的武陵酒业总经理一职,后继者由具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张毅超担任,此前他司职于河北衡水老白干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而衡水老白干营销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孙泉朝现在担任武陵酒业品牌总监一职。

以上人事变动都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的,关于企业、营销和品牌的重要岗位,全部由在衡水老白干有丰富经验的人士接任,足见老白干对武陵酒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武陵酒也确实是老白干值得信赖的第一品牌,特别是酱酒热趋势下,进入了高速发展。2018年到2021年这四年期间,武陵系列酒的营收占比老白干分别为5.47%、8.73%、12.56%、13.3%。可见武陵系列酒的营收占比在逐年上涨,并对老白干的增长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是老白干层面,核心岗位实现交棒和进入“预交棒”。

4月29日,老白干酒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管发生人事变动。具体事项如下:4月28日,总经理王占刚离任,并由赵旭东接棒。

这在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源于“交接棒”双方,都是衡水老白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推动者。首先看王占刚,他是提出“河北王”的灵魂人物,更是推动并购丰联酒业的关键先生。他于1995年进入老白干酒业,历任大区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为老白干酒业成为河北第一品牌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

王占刚在酒业同样享有极高的声誉,有行业人士这样举例:这些年来,曾有不少的咨询公司服务过老白干,服务期都不长,很大程度上是王占刚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水平更高。

另一个核心人物赵旭东,1988年参加工作,在石家庄大区经理岗位上为老白干立下汗马功劳,后一直是营销公司的核心人物,直至总经理职位,后进入集团层面任常务副总。

按照轨迹可以看出,赵旭东和王占刚是老白干酒业大发展时期的完美搭档,这次交棒被视为完美交接,而其同时担任武陵酒业董事长,则对老白干的发展有更多想象,

1972年出生的王占刚,今年50岁,此次退出总经理职位只交代为“个人原因”。不过有细心的网友在投资平台表示,老白干现任董事长刘彦龙任期即将结束,且年龄已达到退休年龄,而王占刚这个最懂老白干的功臣,正式进入“预接棒”阶段。

以上人事变动,意味着“共治”的老白干时代正在开启,而这也是老白干保持高速增长的开端。

从“河北王”到“全国王”

中国白酒第一整合样板,来了

2017年底,老白干收购丰联后,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一事件,甚至多有“无法消化”的质疑。与同时期洋河收购贵酒、劲酒收购贵轩、剑南春回购文君全部股份、五粮液并购永不奋梨等不同,有人认为老白干体量不足无法消化,另外有一次性并购企业太多无法得当管理。

事实上,联想作为业外资本确实出现了管理不善的问题,但这却是老白干所擅长的内容。

今天再来复盘,这次并购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底层逻辑是老白干对中国白酒基本面的看好和区域品牌的价值判断,成功的直接原因则是并购的企业不仅与老白干未形成市场竞争,同时还形成了差异互补。

具体来看,衡水老白干是老白干香型的标准制定者和代表;板城酒业虽然处于河北,但却是北派浓香(老五甄工艺)的代表;孔府家是芝香和浓香双修,且处于白酒大消费市场的山东;文王酒业是江淮浓香的代表,以区域市场为主;武陵酒则是非茅台产区的酱酒代表,且是十七大名酒之一。实现了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的“一树三香”和衡水老白干、文王贡酒、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孔府家酒“五花齐放”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白酒上市公司中多香型、多品牌、多渠道的先河。

当前,中国白酒正在朝着集中化发展,以并购为代表的整合也在加速,行业案例极多,我们可以随便列举几个:洋河整合了双构、梨花村和贵酒,但同质竞争也为其制造了不少麻烦。五粮液整合了永不分梨等,其品牌知名度不足。当然也有正面案例,古井贡酒整合清香代表黄鹤楼和明绿香代表明光,创造了不同区域和不同香型的整合记录;朱伟则在区域名酒选择上有庞大布局。

透过以上来看,老白干所走的整合之路,成为了中国白酒整合的第一个样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