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无疑是近几年热议的词汇之一,在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做出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何中国必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酒业进入自然生态和酿酒微生态的表达时代,“双碳战略”与中国酒业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如何走在“低碳”时代的前端,是酒类产业价值链上每个参与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如何以建设“零碳产区”“零碳工厂”为目标,建立健全酒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如何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零碳”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酒业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力?
一系列问题在7月15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碳寻——中国酒业生态发展论坛”各领域的重磅嘉宾,从不同维度和层面进行了全面阐释与深度解读。
为何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共同体,更是大国担当
当“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观点被提出后,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同时大家也产生了很多不解。何为碳中和与碳达标?从当今世界来看,目前提出“双碳”的普遍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是否有必要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
国家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副主任何家振从3个维度剖析了其中缘由。
所谓碳中和,就是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消除量=排放量。碳达峰,指的是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首先他认为“双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营销、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未来越大,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因此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是意味人类根本利益为前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全舒适环境的需求。”
其次他认为这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远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碳达峰对应的发展阶段,但中国却主动扛起国际气候引领和推动的责任,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第三,他认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将“双碳”视为全球面向人类未来美好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共同协作,它也是中国在新时期、新理念和新格局下一次发展方式转变和践行,它让中国为传统产业提供生产方式转型,同时也将通过实现“双碳”向全球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关乎酒业发展方向,宋书玉提“三碳”理念
在全球“双碳”大背景下,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已成为产业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联系到酒业,自然生态对酿造生态的影响,酿酒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乎着酿酒产业未来发展。从这个层面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与自然生态与酿酒生态高度契合,关乎酒业未来发展方向。那么碳在何方?
宋书玉提出了“三碳”理念即生态之碳,制造之碳,清洁之碳。
他认为美酒自古以来尊天而酿,据地而生,因时而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造。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酿造过程中水源、风土、气候不尽相同,决定了美酒品质的个性。同时酿造的原料无论是粮谷还是水果都来自于农业,也是酿造的源泉。而酿造的副产品如酒糟,可作为饲料反哺畜牧业,这样就形成了农业-酿酒-畜牧-农业的完美生态循环。
“碳在生态链,碳在生态循环,打通生态链,就打通了生态降碳之路!酿酒的生态优化提升,就是酿酒产业寻碳之路!”宋书玉强调道。
所有的美酒酿造,不仅仅酿出了一瓶美酒。酿造的复杂,参与的微生物之多,为美酒增强了风味。因此酿造副产物的深度开发,提纯,优化。可以生产出丰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就是酿造之碳所在。
酿造所产生的有机排放物,尽管处理可以成为清洁燃料,酒糟可以加工成无碳燃料。酿造用水经过环保处理可以成为酿造清洁用水。这系列加工与循环利用,就是酿酒产业的清洁之碳。
机遇与挑战同存,名酒率先垂范
实现服务“双碳”战略与酒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衔接,是酿酒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是白酒高质量永续发展不可回避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则解答了酒业同仁最为关心的:在双碳时代下,酒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当下酒业的机遇是,国际十分重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减污降碳,酒业势必迎来生态产区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席北斗认为当下酒业的挑战则是,如何在资源、环境和碳排放等多重胁迫下,从传统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排放模式向减污降碳工艺技术升级?
毫无疑问,构建清洁低碳的酒类产业生态酿造体系,促进酒类产业向绿色生态发展全面转型,实现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是酒类生产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酒企更应该对传统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满足全行业中长期生产节能减碳的技术创新要求。客观来看,目前有一定数量的酒企已实现了双碳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衔接,以身作则。
以泸州老窖为例,泸州老窖先后投资数亿元,在罗汉酿酒生态园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标技改等环境保护及环保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废水处理站提标技改、废水管网升级改造、冷却水循环利用、锅炉煤改气/改电等技术改造重点工程,实现了厂区节能环保与酿造品质的双提升,打造了“绿色、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工厂。
据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峰透露,“黄舣酿酒生态园可减少园内企业13%的物流费用”。
当发展遇上生态,两者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哪个重要?“洋河的发展也是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前提条件!我们把保护环境当作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是为长远发展、维护地方利益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仍然把零碳和低碳事业要永久地追求下去,不辱使命。”
可以说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各名酒企为行业提供了借鉴案例,更在长远发展的目标上契合了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更在优化用能结构,打造“零碳酒企”、“零碳产区”为推动中国白酒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