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玉:白酒酒庄产业价值体系的重构
9月18日,白酒酒庄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白酒酒庄价值大会在安徽古井集团隆重举行。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以视频形式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说:白酒酒庄或者酒坊,是由中国酒业协会于2015年正式提出。之后,我们系统构建了酒庄、酒坊的准入标准、文化体验标准、酿造标准、证明商标、产品标准五大体系。同时,提出了酒庄或酒坊的商业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彰显深厚的白酒历史底蕴,推动白酒酿造技艺的传承、酿造文化的弘扬,也是为消费者创新体验场景,以及酿造更好的产品,为千年经典产业更好地发展创立新质生产力,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美酒体验。
经过多年努力,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酒庄、酒坊在产业的努力下也渐渐呈现出来。我们的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也根据产业现状和未来趋势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产业的实际。
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许我们很难停下脚步,好好的将酒庄、酒坊规划好、建设好。酒庄、酒坊如何呈现,我们也需要时间好好的理解、消化和创作。
当前,白酒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与价值重构的关键期,消费升级、市场分化、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认知需求都在深刻变化。存量竞争时代,提升存量价值才是出路。新商业模式的创立,无疑是中国白酒存量价值提升的有力抓手,正成为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个时候,酒庄、酒坊的发展也许是最佳时期。
同时,白酒酒庄、酒坊正处于从概念探索向实践深化的关键阶段。今天,我们将围绕白酒酒庄的现状、价值与实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白酒酒庄、酒坊健康有序发展。接下来,我想围绕“白酒酒庄的优势和价值构建”这一主题,分享几点思考。
一、白酒酒庄的发展现状
白酒酒庄、酒坊并非简单的生产场所,它是一个融合了酿酒历史,古法酿艺、原料产地,生态美景,古建风貌,陶坛陈贮,场景体验,文创定制,旅游酒宿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形态。从历史渊源来看,白酒酒庄、酒坊可以说是传统酿酒的再现和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承载着千年的白酒酿造技艺与文化传承,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要切忌不可概念化、虚拟化、表面化。
1、克服概念泛化的认知困境
白酒酒庄、酒坊不是新生事物,它是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的回归与升华。业内对白酒酒庄的定义尚不够深刻,部分企业简单更名或增加一些体验环节即宣称“酒庄”,导致了市场对酒庄价值的认知混淆。2024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白酒酒庄》团体标准明确了全链品质控制、文化价值承载、酒庄生态构建。
但总体来讲,酒庄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有的虽有仿古建筑群却缺乏传统工艺展示,有的虚构历史文化故事。酒庄酒与酒厂酒无本质区别,或仅在包装上做文章;酒庄品牌定位模糊,未能建立起“酒庄级”产品的价值感。
这种概念泛化不仅削弱了酒庄的品质权威,更误导了消费者对酒庄白酒的价值判断。这是当前白酒酒庄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和实践偏差。
2、克服文化虚化的实践困境
许多所谓酒庄,文化虚化,以书画、文物堆砌。仿古不像古,古法非古法。如千篇一律的“文化长廊+品鉴室”模式,缺乏与历史、工艺特色、地域文化的深度绑定。一些酒庄将文化展示简化为“酿酒步骤图解+老照片”,未能将非遗技艺、风土特征、工匠精神等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导致消费者“只见其形、未感其魂”,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酒庄文化不是历史标本,而是活在当下的古法酿酒精神。它需以真实为根、以体验为脉、以情感为魂,最终让每一滴酒都成为可饮用的文化史诗。卓越的酒庄文化,能使消费者离开酒庄后,还可以清晰复述酒庄的文化,并认同其精神内涵而越发喜欢。 3、克服酒旅融合的表面文章
也许有一些人认为酒旅融合就是酒庄,这亦是认识偏差。酒旅融合是酒庄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全部,酒旅融合是酒庄的“桥梁”与“放大器”,如将“场景化”等同于“酒庄化”,将酒庄简化为一个白酒主题公园或文旅景点,就偏离了酒庄以酒为核心的本质,无法形成持久竞争力。认为只要开放工厂参观、搞点品鉴、卖点门票、开个餐厅酒店,就是在做酒庄了,其实这只是做的表面文章。
二、白酒酒庄、酒坊的价值优势
1、酒庄是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白酒酒庄通过对酿造工艺的传承,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成为了白酒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古老的酿酒技艺得以延续,先辈们的智慧得以传承,每一瓶从酒庄、酒坊诞生的酒,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感受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2、酒庄酒是稀缺的产品
与传统白酒企业相比,白酒酒庄、酒坊有着鲜明的特色。在酿造上,秉承古法手工酿造,从原料到工艺、贮存、勾调均是大师领衔。岁月鲜明、个性突出、精细严苛,注重每一个酿造环节的品质把控,追求极致的口感与风味。白酒酒庄酒是以独特的风味、高品质和稀缺性而呈现。同时,酒庄酒的产量严格受限,进一步提升了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3、酒庄是场景体验的样板
白酒酒庄、酒坊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体验服务。消费者可以亲临现场,参观从原料种植、收获,到酿造车间、贮存酒库,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可以从酿造遗址、文物深度了解酿酒的历史。还可以通过大师讲解、品鉴活动,学习知识。也可以住在酒庄体验餐酒的仪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就是让消费者对白酒历史文化、消费场景产生强烈共鸣。 4、酒庄是酒文化的道场
白酒酒庄、酒坊文化体系是根植于风土、凝结于技艺、显化于体验、共鸣于精神的立体生态系统。让消费者为一种生活方式而神往,酒庄成为自我认同的精神图腾。
5、酒庄是自然生态圣地
酒庄的酒旅融合,就是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观独特的自然山水,寻独特的风土人文,感古法匠心酿造,看美酒的时光沉淀,品味独特风味,淘洗心灵,放松自我。目标就是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亲身感知产品的卓越从何而来。白酒酒庄的发展,必将促进产业与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不仅为白酒酒庄自身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也将为地方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6、酒庄是中小酒企发展的最佳模式白酒酒庄、酒坊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中小酒企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快速打造独特的产品和品牌形象,避免与大型酒企的正面竞争。其次,通过酒旅融合,中小酒企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提升品牌知名度。所以,中小酒企坚定的走酒庄差异化、特色化之路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7、酒庄是名酒企业品牌价值跃迁的选择
白酒酒庄、酒坊模式为名酒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名酒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百年老作坊打造高端酒庄、酒坊提升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通过白酒酒庄、酒坊,名酒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借助酒庄、酒坊,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提升品牌价值。
三、关于白酒酒庄、酒坊的发展建议
1、强化酒庄、酒坊标准体系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深刻理解好酒庄、酒坊的标准,才能规划好、建设好酒庄。我们的酒庄专委会计划开展酒庄、酒坊标准体系的宣贯。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2、系统挖掘和梳理好历史文化及酿造技艺
酒庄、酒坊强调白酒历史文化的弘扬,酿酒技艺的传承。每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一定要清晰地挖掘梳理好。同时,也有着自身独特的酿酒技艺传承。这些都是酒庄的灵魂。 3、强化品质管控体系
品质是白酒酒庄的生命线。未来,白酒酒庄应进一步加强对原料、酿造工艺、贮存等环节的品质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不断提升酿造水平,提升产品风味,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4、创新营销模式
从传统的营销模式关注渠道、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消费者。产品很重要,人更重要。让酒庄找到喜欢酒庄的人是营销的核心所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打造美酒的场景体验。加强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合作,开展跨界营销,扩大酒庄影响力。
5、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白酒酒庄发展的关键,这其中传统技艺的传承是重点。从制曲到酿酒、从筑窖到贮存,每一项技艺都要传承好、发展好。
白酒酒庄、酒坊作为白酒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不仅是白酒品质和价值的极致表达,也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白酒酒庄、酒坊的价值和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共同推动白酒酒庄、酒坊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白酒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酒业协会 李林、于雪莲)